一、变压器原理及其性能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心(磁芯)。在电器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在发电机中,不管是线圈运动通过磁场或磁场运动通过固定线圈,均能在线圈中感应电势。此两种情况,磁通的值均不变,但与线圈相交链的磁通数量却有变动,这是互感应的原理。变压器就是一种利用电磁互感应,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变压器的功能主要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
变压器是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流时,铁芯(或磁芯)中便产生交流磁通,使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压(或电流)。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为单相变压器的运行原理。
变压器组成部件包括器身(铁芯、绕组、绝缘、引线)、变压器油、油箱和冷却装置、调压装置、保护装置(吸湿器、安全气道、气体继电器、储油柜及测温装置等)和出线套管。具体组成及功能:(1)铁芯。
铁芯是变压器中主要的磁路部分。通常由含硅量较高,厚度分别为0.35mm、0.3mm、0.27mm,表面涂有绝缘漆的热轧或冷轧硅钢片叠装而成。铁芯分为铁芯柱和横片两部分,铁芯柱套有绕组;横片是闭合磁路之用。(2)绕组。绕组是变压器的电路部分,它是用双丝包绝缘扁线或漆包圆线绕成。变压器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现以单相双绕组变压器为例说明其基本工作原理:当一次侧绕组上加上电压U1时,流过电流11,在铁芯中就产生交变磁通O1,这些磁通称为主磁通,在它的作用下,两侧绕组分别感应电势,最后带动变压器调控装置。
单相变压器的原理二、变压器安装中绕制材料的选用鉴于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调控作用,技术人员必须选用合适的变压器完成安装操作,这样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绕制材料是变压器安装需注意的首要问题,不同材质的装置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绕制变压器,因装置结构特殊,安装选用了漆包线、纱包线、丝包线、纸包线等材料配合,能够发挥出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优越的抗腐蚀性也增强了电路的稳定性。从现有的变压器产品来看,变压器安装中绕制材料一般包括:铁芯材料、绝缘材料、浸渍材料等,安装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用。
变压器是借助于电磁感应原理完成电流值、电压值的调控,而贴心是变压器的核心构件,其材质状况决定了变压器的调节功能。铁芯材料最好选择在铁片中加入硅,以此减小低钢片的导电导热作用,避免装置运行后能耗增多。电力行业标准中规定硅钢片的磁通密度需控制在有效范围,如:黑铁片的磁通密度在7000、低硅片在10000等,安装现场可结合实际情况选用。
近年来变压器安装操作的意外事故发生率不断提升,考虑到变压器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现场人员需注重绝缘材料的选用,以保护系统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目前,许多变压器已经配备了绝缘构件,如:垫圈、绝缘器具等,但由于人为操作不当依旧存在安全风险。变压器安装需从线圈框架层间的隔离、绕阻间的隔离等方面增强其绝缘性能。
浸渍处理是对绕制材料加工的最后工序,主要目的是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电力性能、绝缘性能,避免后期使用发生各种按照事故。选用绕制材料之后,安装人员要对浸渍材料涂刷油漆,在材料表面设置一道绝缘层。比较常用的漆材是甲酚清漆,经过涂刷处理后可发挥出较好的安全作用,延长了变压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变压器安装中漏油事故的处理工业化生产活动大范围进行,社会用电量日趋增多,给电力系统工程改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变压器作为供电系统、用电系统的重要装置,其在安装阶段常会出现意外事故,导致系统运行的安全系数降低。漏油事故是变压器安装多见的问题,油量耗损过快减短了变压装置的使用寿命,导致故障维修率不断增多。因而,技术人员在安装时要考虑漏油事故的处理。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运行设备,其在正常状态下要联合其他装置才能发挥作用,焊接是变压器安装必不可少的工序。安装时要顾及到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变压器的不利影响,采取利用钢筋构件采取抗震加固安装,如。焊接环节出现的漏油问题多数是由于人工操作不当,焊接构件的配合密度不足,变压器运行后易引起漏油事故